今年过年
回家,有个很大的感触,就是以往那些小伙伴们都没法
愉快地
玩耍了。他们看我
目光都不一样了,他们说哇,程大
老板程总回来了,你现在是
富豪我们高攀不起啊,想粘粘程总的光,等等诸如此类,或者就是远远看到装作没看到,可能是觉得
自己自卑。
最让我感触的就是
曾经一起盟誓做出一番
事业的
兄弟,现在呆在农村的门口晒
太阳,抱着
孩子。我想跟他
说话却再也找不到相同的话题去讲,他再不谈什么
理想和不谈什么
成就事业,只谈今天的天气,
明天去谁家,哪家有麻将打,或者年后想找个小餐馆打
打工混口饭吃。我给说一些我程大个小火锅加盟的一些计划,餐饮的
发展方向,
以后的
创业模式,他有一半听不懂,有一半似乎不
感兴趣,懒洋洋的
状态,跟人也不太交流了。
我不
知道为什么他们一直呆在老家会成为这样?当初出来
闯荡的劲头荡然无存,只留下好像被
岁月风干了一样的懒洋洋的状态。他们还年轻,却已经成了,这样。我给他们说赶紧出去走走吧,不为了
挣钱,不为了别的,就为了开阔下
眼界,充实下
思想,
改变下精气神,
理解下现在的
社会发展和
生活状态。不要再龟缩在一个地方,越变越让人不
认识。
这倒不是说我的
家乡有多
封闭和
艰苦,这几年每家每户
日子也都过的不错,不愁吃不愁穿的,但人似乎一回家一到家乡就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
安逸感,有了懒洋洋的状态,有了挖苦人的本领,有了忽而
冷漠忽而
热情的飘忽不定的
情绪,有了封闭的思想。
这几天虽然是过年,大家都
比较清闲,但是他们似乎日常仍旧那么懒洋洋,胆子忽然变的很小,交流忽然变的很少,木讷的和地里的庄稼一样。
这种向内而外的生活就是农村典型的生活,大部分
父母辈都很
勤奋,他们只休息这么几天,除此之外都是当你瓦工,或者外出打工,或者
准备田地里的活儿干。但我们这一代却似乎
失去了更多的
激情,让一切都慢下来,都漫无目的起来,让一切都变的毫无
把握起来。因此让他们自己也无所适从起来。
我的大多数同学中,他们会用
手机,而且拿的手机有的比我还好,但是他们不
懂得怎么用手机
赚钱,他们会用
电脑,但是不懂得怎么用电脑去做更多的
事情,他们会干活,但是不知道怎么
才能技能把活干的
漂亮又能赚到更多钱,他们知道
乐观但不知道怎么用乐观的
心态再去拓展自己的
见识。
他们已经不是我认识的当初的那些人,当初的他们
志气高昂,充满了理想和冲劲儿。而现在他们却被农村的
时光埋没在了黄土扬尘里。他们除了吐槽,除了挖苦,除了
羡慕嫉妒恨之外,甚至连被嫉妒逼起来的劲头都没了。他们没了危机感,没了紧迫感,没了方向感。他们甚至在
开始躲避
熟悉的自己。人还是要有劲头的,我怕我呆的
时间久了也失去的
希望,做什么事情也畏首畏脚起来。我还是
习惯于很有
规律的生活。充满了激情和能量的生活。
之前我们一直说
穷就穷在了思想,我现在想说,穷是穷在坏境,没有头外界太多刺激的
环境,久而久之思想也会变的愚钝和
懒惰。而不
主动去寻求脱变的人,又让环境变的更加如此。如此循环。我们家乡是
苹果之乡,每年产的苹果多出口,家家户户都有,他们被国商收购后其实也赚不到多少钱。所以我就对我的同学和玩伴说让他们通过
网络去直销。这多好。现在物流又不是
问题。他们连连称是,但却没几个人去做。
父辈有他们
坚持的
信仰,比如祖宗的
敬畏,甚至鬼神的一些
习俗遵守,但是我们这一代人没了这些,也没了向上的蓬勃之气。
趁年轻,走出去,或者去创业。别让自己快速的衰老。成了农村太阳下的一根扫把。人越有钱越
踏实,越有
底气越
自信。别
等待也别懒惰,一切都
需要行动。就算要当个农二代也得当出个摸样吧,也不能老啃着老一辈的
经验吧?
一个人的
没出息,先从他闭了嘴,失了激情,忘了
初心开始的。
我今年回家给父母发了几张100的美元,说这是我从
微信上赚的加盟费,然后四下邻居便知道了,他们羡慕这几张美元,却对怎么赚的不感兴趣。对于老一辈来说仍然羡慕的是谁家孩子被分配
工作了,在县上民政局或者
水电局成了正式工。一个月一千多块钱,很是羡慕,
一辈子的饭碗算是抓到手了。对于我的小伙伴们,他们仍旧在一脸茫然,我是真想告诉他们什么是微信
营销,什么是网络营销,什么是创业,什么是SEO,但他们不懂。
所以相互间突然就没了言语。久而久之就有了隔阂。
农村年轻人的穷,是因为他们
放弃自己太早了。是因为他们失去了在
城市里那种生活下的激情和向往。
忙碌和快节奏不一定是件坏事。最起码能让你有不断
接受新鲜东西的
机会。所以,还是出去走走,接触不同的人,和不一样的人打交道,看不一样的东西,吃不一样的饭,做不一样的事情,看不一样的
世界。